現屆政府積極加強回收配套,環保署已在全港公共屋邨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機,協助居民養成回收習慣。然而,要推動長遠改變,教育與社區參與同樣不可或缺。
本會於2024–2025年在荃灣、葵青及深水埗區的 23條公共屋邨 推行 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 智能廚餘回收社區互助教育計劃 (公共屋邨」,以社區為本,透過教育和互動活動補足及輔助環保署現行的「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」,深化居民對廚餘回收的認識,並長遠建立正確及持續的回收習慣。
計劃亦以環保署的廚餘管理策略為基礎,不單鼓勵公屋居民發揮鄰里互助精神,還透過具針對性和趣味性的活動,教育他們正確使用智能廚餘回收箱,提升回收參與度及設備的使用率。
計劃亮點包括:
85名地區廚餘教育小隊隊員:接受專業培訓,深入社區推廣正確回收知識。
276節教育資訊站:向居民講解廚餘回收流程,提升參與率。
社區教育活動:如「廚餘推廣問答遊戲」及「剩食清零—食品交換樂繽紛」,以趣味方式推動惜食文化。
廚餘回收比賽:三區舉辦「激賞廚餘回收好習慣比賽」,吸引逾 1,000名居民 得獎。
O·PARK1 參觀導賞:舉辦5次導賞團,讓居民親身了解廚餘轉化過程。
透過計劃的推動,愈來愈多居民已經養成良好的廚餘回收習慣,為社區帶來正面而持續的改變。